法院快讯
溧水法院洪蓝法庭“践行‘三个服务’原则 法治‘蒲公英’助力乡村振兴”入选南京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选编。
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法院始终将强化人民法庭建设、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重点,以打造“百姓家门口”的政法服务阵地为目标,深入推进洪蓝法庭建设,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,精准对接乡村社会基层治理力量,推动矛盾纠纷及时、高效、源头化解。近年来,该法庭深度融入基层治理,着力打造“蒲公英”法治品牌,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的法治力量。今年5月,该法庭被省法院确立为“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”。
一、因地制宜,共建法治,服务基层矛盾调解
针对辖区各街镇不同司法需求和司法文化特点,积极发挥“溧法直通车”工作机制作用,加强与基层党组织、政法单位、群众自治组织对接,分别采用不同的集结共建方式,全面融入当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,推进区域社会治理法治化。
一是共建“矛调分中心”。充分利用洪蓝街道矛盾调处分中心优势,在分中心派驻网格法官、调解员提前指导重大纠纷的诉前化解,联合区司法、区妇联、区工商等多部门力量,打造司法集结阵地,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本地。入驻1年多以来,联合接访367人次,成功化解重点信访案件4件,街道区级以上信访下降至75次,同比下降34%。
二是设立“一站两点”。针对石湫街道大学生较多,法治宣传需求旺的特点,联合石湫街道网格力量,在街道综治中心率先设立“一站两点”(审务工作站、巡回审判点和普法宣传点),作为网格法官开展指导纠纷化解、巡回审判、普法宣讲的工作阵地,为街道打造“科教新城”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2021年以来,开展巡回审判4次,普法宣讲7场次,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。
三是推广“乡贤调解”。在宗祠文化浓厚的晶桥镇设立“乡贤调解工作室”,试点新老乡贤参与诉源治理工作,开创富有晶桥特色的“乡贤文化”和“法治建设”新路径、新模式,激活乡村社会基层治理力量。选聘4名乡贤,成功调撤5起涉养殖业、种植业纠纷案件,相关做法被市委政法委评为月度十佳案例。
四是共建“无讼先锋”。以党建为引领,与和凤镇4家社区党总支结对共建,发挥和凤镇红色资源特色,深化“红网格”建设,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将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、普法工作实现“三融合”。共建以来,以支部共建形式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,指导纠纷处理6场次,成功化解纠纷矛盾10余起。
二、创新实干,共推法治,服务乡村产业振兴
坚持“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整体性推进”,积极完善便民惠民司法举措,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。
一是优化涉农纠纷调裁快审模式。成立侵权纠纷专审团队,进网入格现场送达、调查调解,与群众零距离沟通,寓教于案;深入社区网格设立“说法评理议事点”、积极打造“睦邻间”微法庭,探索“法官说法、群众评理、社区议事”工作法。2021年以来,联合社区、村民代表等妥善处理农村相邻纠纷14起,有效解决辖区群众的烦心事、揪心事,提升辖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二是创新设立“兴乡印”乡村振兴服务站。在党委领导下,构建以法庭为主体,纵向延伸至镇街、社区、网格,横向对接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,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解纷服务体系,形成村(社区)—镇(街道)—法院及法庭三级解纷路径,对重点行业领域、多发易发纠纷、疑难复杂矛盾协同治理联防联控,及时就地预防化解纠纷,就近或上门提供法律指引、在线司法确认等司法保障。
三是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在法庭服务大厅公开亮出“三多三快”服务承诺,公示“为群众办实事”清单6项。积极参与“百名法官进企业”活动,组织法庭干警走进洪蓝傅家边山凹村,对“美丽乡村”民宿经营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警研判,全力做好援企稳岗相关法律服务工作。2021年以来,走访企业30余家。
三、普法普惠,共享法治,服务乡村百姓生活
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健全覆盖各村(社区)的司法服务网络,建立常态化“巡回服务”机制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。
一是坚持巡回走访调研。坚持每周五实地走访调研基层各村(社区),倾听群众需求,开展法律咨询、指导纠纷化解、培训基层网格员等多种活动。网格法官统一加入各社区“法润民生群”,为群众提供线上普法宣传和“@网格法官”法律咨询,并在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网格法官人形立牌,提供便民服务联络卡,让群众有需要时能找得到、联系上。2021年以来,开展实地走访调研90余人次,接受法律咨询和指导纠纷化解百余次。
二是坚持巡回普法宣传。依托“阳光溧法”法治报告团力量,升级打造多维度宣传矩阵,创设“左民右刑,普法护民”巡回普法品牌,深入辖区社区、企业、学校普法宣传,推动《民法典》宣传和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、反非法集资宣传等法治宣传工作走深走实。2021年以来,开展“反电诈”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”“六一送法进校园”等普法宣传或法官宣讲18场,受众2000余人,发放各类普法资料3000余册。
三是坚持巡回开庭审判。选取贴近民生典型案件,定期深入社区网格巡回开庭,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、基层组织、社区群众等现场听审。将庭审直播开到群众家门口,现场解读庭审过程、庭后答疑,达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效果。结合溧水南部地区绿水青山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,在天生桥、傅家边、红色李巷、大金山等景区设立6个旅游巡回审判点,积极助力“全域旅游”,服务美丽乡村建设。